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榮民、社區與臺灣的健康發展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社區發展是從國外引進的概念。在傳統中國社會是以戶為單位,發展成村里。不過,經常在一村一里中,由幾個大姓家族所構成,形成中國以「家」為核心的文化。 在以「家」為核心的文化下,西方的社區概念是否能與我們的文化結合而發展,長期以來一直是辯論的主題。然而,為民眾打造一個優質、健康的社區卻是政府持續努力的目標,因此,自行政院謝院長上任後,即大力推動「新社區六星計畫」。 輔導會台東榮院新建醫療大樓於今年六月間完工啟用,榮院採開放式經營,並與馬蘭社區結合,充分配合政府的「新社區六星計畫」,包括「產業發展」、「社區醫療」、「社區治安」、「人文教育」、「環保生態」及「環境景觀」等六大面向,並優先推動社區治安及社福醫療,希望藉此為榮民榮眷及全體民眾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「健康社區」。 新建台東榮院與馬蘭榮家相結合,成為政府推動「新社區六星計畫」的模範社區,此一新社區可說是輔導會結合安養與醫護的創新服務模式,未來俟服務機構進駐後,將輔導會榮民服務、安養與醫護合而為一,可望成為該會多元任務整合再造的指標。 就社區營造與服務而言,榮民比起一般村里,更容易形成「我們一體」的「生命共同體」社區觀念。因此,在輔導會所屬安養、醫療、服務等機構中,仍可以榮民服務為核心,以服務平台作為人與人之間的搭橋,為社區醫療、治安、照顧、就業、就學、安養而努力。榮民所形成的社區,應該是最符合行政院所欲推動的「新社區六星計畫」。 然而,要達成政府六星計畫的目標,首要條件就是社區意識的建立。事實上,臺灣多數社區的社區意識不易建立。以村里而言,大家習慣尊稱村里長為「村長伯」或「里長伯」。此種尊稱意謂著村里仍是以「家」為思考的核心,里長、村長雖形同伯父、伯母的關係,但實際上他或她並不是村里人家的親戚,此種情形在都市中,尤其是如此。久而久之,人與人之間的冷漠,即可能逐漸形成自掃門前雪,不理他人瓦上霜的習性,加以地方上有所謂派系,恐難以發展出「我們一體」的生命共同體。 但是榮民則較少這種情形,這從榮民毫不吝嗇地捐款,可以看出。基隆市的胡宗仁一捐就是八萬美金,折合新台幣約二百六十七萬元。新竹縣八十三歲的外住榮民王奠一,平常儉樸度日,日前各捐贈一百萬元予榮民榮眷基金會及中視愛心專戶。榮民捐款事件不勝枚舉,捐款者幾乎都是將平日省吃儉用的積蓄,悉數捐出,本身都不富有。這點和歐美社區盛行的捐贈情形相一致,歐美社區中的捐獻,源自於教會,起源於共同的信仰,以及生活互相照顧的感情。 所以,榮民與社區是相互一體,可以融合發展的事務,也是可以嘗試推動六星計畫的基石。以健康的榮民,來推動健康社區,相信臺灣才可能健康地發展。(點閱次數:1064)